
▲11月2日,2025年高淳马拉松拉开帷幕。当体育特色与地域特色碰撞时,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表现最为强烈。近年来,各地文化旅游经济蓬勃发展,各种创新实践纷纷涌现。有的依靠景观打造旅游“打卡”目的地,有的深挖非遗推出沉浸式表演,有的利用体育赛事激活城市活力。其中,举办融合当地自然、文化、产业特色的马拉松赛事,成为不少城市打造IP旅游文化、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选路径。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《2024年中国路跑工作报告》显示,2024年全国共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,赛事总规模7.0486万人。马拉松赛事的强大号召力被不少城市视为激活文旅消费、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。既能以赛事为媒介,为城市聚名,又能用跑者的视角展现城市风采,进而推动体育、文旅、产业深度对接,达到“一场赛事点燃一座城市”的传播效果。位于古城南京的高淳区也较早地抓住了这一趋势,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“螃蟹文化”与马拉松赛事深度结合,开启了一条“体育+文旅+产业”的特色发展道路。深秋时节,故城供应蟹脂。在南京市高淳区,一场充满“蟹味”的马拉松比赛已经落下帷幕。 11月2日,金陵秋节蔓延大地,2025年高淳马拉松拉开帷幕。跑动次数超过 10,000 次大家听到命令,怀着对秋色的兴奋和对固城湖新鲜螃蟹的向往,奔向波光粼粼的固城湖。如果你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本次活动的“蟹味”被破坏在每一个细节:“礼答蟹”互动活动、马拉松跑者包大礼包、设置有趣的打卡点和互动游戏、增加舞台表演、增加新的钓蟹体验活动,古城湖的存在堪称完美。 “螃蟹”+“马拉松”的结合,让不少跑者在赛道上开启了一场速度与烟火相结合的文化旅行体验。同时,高淳巧妙结合“吴楚-蟹乡-水云”主题文化,让跑者在跑步时触摸地域文脉,进一步丰富跑者的文化体验。值得注意的是,与其他赛事不同的是,今年高淳马拉松解雇的游客数量是独一无二的。来自高淳各行业的青年代表。近年来,高淳积极推进青少年友好型城市建设,邀请各行业优秀青少年代表担任本次马拉松的引爆嘉宾,无疑是“让高淳变得更加青少年友好,让高淳青少年更加有出息”的真实例证。 ▲跑者正在参加2025年高淳马拉松。一池好水倒鲜蟹,一场活动带动文化旅游。事实上,高淳马拉松自2015年创办以来,就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固城湖大闸蟹和高淳产业特色为切入点,打造了独特的“螃蟹马拉松”品牌。经过10年的发展,这项以“蟹”为灵魂的赛事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比赛,而是成为了系列赛事。它是产业和经济激活的重要纽带,也是“旅游”公开信息显示,高淳马拉松凭借独特的主题打造和优质的赛事服务,荣获中国金牌赛事、最佳特色赛道赛事、江苏省十大最美跑步路线等多项殊荣,品牌影响力持续上升。在知名赛事的大力支持下,固城湖大闸蟹“肥而不肥、鲜甜”的独特特色被更多人所熟知。不仅获得了全国首个水产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、全国首个有机螃蟹品牌等行业标杆奖项,还成功打造了2020年全国首个以螃蟹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公园,并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,也实现了赛事助力螃蟹产业“提速”、打造文化、体育、旅游联动发展之路的赛事目标。主义工业。当然,南京高淳利用多元化IP助力文化旅游新坐标的做法并不是个例。例如,重庆的“火锅马”巧妙地将当地的火锅饮食文化融入到马拉松赛事中;在宁夏银川,人们将当地的特色葡萄酒产业与马拉松结合起来,赛道旁有数十家酒庄,让跑者在酒香中奔跑;在广西桂林,马拉松赛道与桂林特色的象鼻山、日月双塔等景点相结合,让跑者在奔跑中领略“桂林山水甲天下”的诗意意境。这些特色赛事的成功举办,进一步印证了“地域特色+体育赛事+文旅产业”的融合逻辑。这也说明文旅融合的主要部分并不在于简单的、不同元素的粗暴叠加,却在地域文化与体育赛事中寻找契合点,并长期坚持。从长远来看,我们可以像高淳马拉松一样,通过“螃蟹马拉松”凸显自己的产业优势和文化底蕴,进而摆脱马拉松赛事同质化的困境,打造独特的品牌。毕竟,当固城湖的风吹到脸上就已经有了淡淡的蟹味,当人们在赛道上感受蟹国烟火,在赛后品尝美味的新鲜螃蟹时,高淳文化旅游盛会带来的短期流量。而这无疑是文旅产业融合最生动的例子。撰稿/刘亚安(媒体人)编辑/马小龙/贾宁校对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,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发布m“网易帐号”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如有的话,包括照片和视频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媒体、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平台。